|
|
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实践,全国各地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创新模式。在实践基础上,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探索新理论,构建中国社会科学的自主知识体系,成为中国学术界的历史使命。
自从2017年开始,清华社会科学秉持“社会情怀、科学精神”的责任与追求,扎根中华大地,以“科学方法、交叉创新与中国话语”为特色,积极投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每年举办一次“中国社会治理高端论坛”,为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共同努力。
2025年,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举办中国社会治理高端论坛,本次论坛聚焦北京市和上海市两地社会治理创新与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模式和理论前沿。以学术赋能治理实践,以创新凝聚复兴合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的社会治理注入社科智慧与实践动能。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会议时间
2025年11月22日-24日
会议地点
清华大学熊知行楼二楼多功能厅
会议日程
11月23日
8:30 - 8:45
开幕致辞
主持人
孙秀林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副院长
发言人
王天夫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院长
何雪松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院长
8:45 - 9:00
清华—华理社会治理实验室建设合作 签约仪式
签约代表
唐有财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处 副处长
刘军强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教授
9:00 – 10:20
会议发言
主持人
孙秀林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副院长
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的社会工作——基于北京实践的理论思考
宋贵伦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教授
红墙善治,情暖万家——西城区社会工作的实践探索与未来展望
陈丹红
北京市西城区委社会工作部 部长
区委“两新”工委 书记
双轨治理:一个认识中国治理的范式
杨雪冬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 教授
以“引领区美丽家园”建设为牵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庄新军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工作部 副部长
10:20 - 10:30
茶歇
10:30 – 11:50
会议发言
主持人
孙秀林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副院长
构建基层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文化机制
刘亚秋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 研究员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社会治理空间
解蕾
上海市徐汇区社会工作部 副部长
差序格局:中国社会工作本土理论构建的可能尝试
徐选国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
好邻居好商量——丰台区提升治理效能的实践与探讨
杨勇
北京市丰台区委社会工作部 部长
区委“两新”工委 书记
11:50 - 13:30
午餐
13:30 – 14:50
会议发言
主持人
唐有财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处 副处长
柔性治理与社会软安全
刘军强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教授
“热线+网格”促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俎涛
北京市顺义区旺泉街道工委 书记
居民有效参与何以可能?
谈小燕
北京市委党校 副教授
“零距离家园”共同体建设的黄浦实践
刘易
上海市黄浦区社会工作部 副部长
14:50 - 15:10
茶歇
15:10 – 16:10
会议发言
主持人
唐有财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处 副处长
作为社会关系实践的社会工作
黄锐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副教授
从普陀治理实践看社区社会工作发展
鲁瑶
上海市普陀区社会工作部 副部长
再造“意义共同体”:基于“过早”文化的地方实践与价值阐释
黄思奕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讲师
16:10 - 16:20
总结发言
发言人
王天夫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院长
何雪松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