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简介】王炳钰,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25年第3期
【内容提要】基于对中国数字游民的质性研究,本文从“流动基础设施”视角出发探讨基础设施力量和环境如何形塑游民个体的工作与生活实践及流动体验。研究发现,“制度性”“实体与技术性”及“社交性”基础设施能够生成并推动数字游民的职业发展、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同时,这些基础设施的“故障”“中断”和“失效”会对其工作与生活及整体流动进程产生阻碍与破坏。此外,研究阐明,数字游民个体在面临基础设施所带来的困境时能够展演能动性,并寻求、整合和调配基础设施资源,积累相应能力和资本,以维系或中止其数字游牧的生活方式。由此,本文将“流动基础设施”这一视角引入中国语境下数字游民等议题,进一步拓展其作为分析框架的深度和广度,并在实证层面促进对中国青年流动和生活方式变化等研究主题的关注和发展。
【关 键 词】中国青年/ 数字游民/ 生活方式流动/ 流动基础设施/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下来华外国学者的流动决策与愿景、职业发展及生活体验研究”(项目号22ASH005)的阶段性成果。
【全文链接】https://iffaz89a1d8c8d150461chbfvnnbbn5bfn6ck9ghhb.libproxy.ruc.edu.cn/qw/detail?id=882366